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声称超越DeepSeek,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

中国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星期三(1月29日)发布了其通义千问“Qwen 2.5”人工智能(AI)模型的新版本,并声称该模型已超越备受赞誉的DeepSeek-V3。


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声称超越DeepSeek,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1.jpg


来源: 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 声称超越DeepSeek
收藏者
0
被浏览
100

5 个回答

eyou121 LV

发表于 5 天前

嘿,这事儿咱得好好唠唠。最近阿里巴巴发布了新的AI模型Qwen 2.5-Max,声称其性能超越了DeepSeek-V3。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咱得好好分析分析。


---


阿里巴巴发布Qwen 2.5-Max,声称超越DeepSeek-V3


1.阿里巴巴的新模型Qwen 2.5-Max
阿里巴巴这次发布的Qwen 2.5-Max,那可是下了不少功夫。这个模型采用了混合专家(MoE)架构,在超过20万亿个token上进行了预训练。这就好比你请了一群专家,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专长,他们一起合作,就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2.性能超越DeepSeek-V3?
阿里巴巴声称,Qwen 2.5-Max在关键基准测试中超越了DeepSeek-V3。这可不是吹牛,他们在ArenaHard、LiveBench和MMLU-Pro这些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就好比你在考试中,不仅考了高分,还超过了班里的学霸。


3.国产AI的现状
国产AI这几年发展得确实挺快。DeepSeek-V3在全球AI圈引起了轰动,其性能和性价比都得到了认可。而且,国产AI在多个领域都有了不小的突破,比如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商汤的SenseChat等。


国产AI是否已经全面领先?


1.技术实力的提升
国产AI在技术实力上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DeepSeek-V3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表现,已经和OpenAI的o1模型不相上下。这就好比你以前跑步只能跑最后一名,现在能和冠军一较高下。


2.成本控制的优势
国产AI在成本控制上也做得不错。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只有557.6万美元,而OpenAI的o1模型训练成本高达7800万美元。这就好比你花50块钱买了一件质量不输500块钱的衣服,性价比超高。


3.应用场景的拓展
国产AI在应用场景上也在不断拓展。比如阿里巴巴的Qwen 2.5-Max,不仅在语言模型上表现出色,还在视觉语言模型上有了新的突破。这就好比你不仅学会了跑步,还学会了游泳和跳远。


总结一下

阿里巴巴发布的Qwen 2.5-Max确实是一个厉害的模型,声称其性能超越了DeepSeek-V3。国产AI在技术实力、成本控制和应用场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说已经全面领先,可能还为时尚早。毕竟,AI领域竞争激烈,国外的科技巨头也在不断进步。不过,国产AI的快速发展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

嘿,你看,这么一唠,是不是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要是你还想了解更多细节,咱可以继续唠唠!

全年不休 LV

发表于 5 天前

  就算真的超越了ds,也无法取代ds的地位了。

你在我这儿 LV

发表于 5 天前

家人们谁懂啊!阿里发布个AI模型,就吹超越DeepSeek,还说国产AI全面领先,这不是纯纯搞笑吗?
先不说阿里这个模型是不是真能全方位碾压DeepSeek,就算在某些指标上赢了,就能代表国产AI全面起飞了?DeepSeek也就是AI领域一个代表,打败它不意味着能把国外那些老牌AI巨头都踩在脚下。OpenAI、谷歌这些,哪个不是在AI领域深耕多年,技术沉淀和数据积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GPT系列都更新多少代了,应用场景遍布全球,国产AI在普及度和影响力上,拿什么和人家比?
再看看国内,虽然有不少企业在AI上发力,但大部分都是跟风。有点成果就大肆宣扬,实际应用落地有多少?很多模型只是在实验室数据好看,一到现实场景就各种拉胯。而且,AI发展离不开算力,咱们在高端芯片这块被卡脖子卡成什么样了,没有强大算力支撑,拿什么去持续迭代、优化模型,拿爱发电吗?
还有人才,国内AI人才看似不少,但真正顶尖的,很多都被国外高薪挖走了。留下的一部分,还得面对各种不合理的科研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官僚作风,能安心搞研发才怪。就这种情况,还喊全面领先,别自欺欺人了,先把基础夯实,把短板补齐再说吧 !

送钞票 LV

发表于 5 天前

一个是马某的阿拉欻欻,一个是雷某的小粪,典型的欧美资本控制的s搅棍(他们是s,专门插到别人的饭锅里搅合,所以叫s搅棍)
中闺人不搞的,他们即使有钱也不搞,专心向欧美人买,配合欧美资本控制中闺市场
中闺人一旦搞了,但凡有成绩,他们就一窝蜂地上,他们也开始搞,挖对方项目的人才,没办法,欧美爹控制的企业,印刷厂印的钱有的是,反正就是要搅合,把中闺的项目搞黄才是目标
不信,你看看这些年的轨迹:
芯片,华为开始,麒麟;这两家公司也就开始搞芯片了
电动车,比亚迪还是谁;这两家公司也造车了
鸿蒙,华为被迫推出自己的系统;小粪也开始刷程序造系统了,这次还挺好,阿拉欻欻没有
这次,Deepseek推出,雷某直接上手挖人,马某和他的阿拉欻欻紧随其后。美国人最先推出时,他们不搞,中闺公司推出时,他们就开搞了
纵观这20年,这两家公司做过什么东西是其首创的并能拿得出手的?
一件都没有,比如阿拉欻欻,他的网店集市模式,国外早就有了(类似的还有所谓新四大发明,外面早就有了,井底之蛙而已)。老夫2004年在集市开的第一个店,卖什么呢?潮牌男装男鞋领带。因为我朋友认识TW的一个大佬,她从TW买潮牌女装卖,顺路给我做男装。渠道呢,从TW的网店盗图,ps掉logo,转换成简体字,直接挂集市的店里,别人在我店下单,我就给那家店下单,由TW大佬收货再打包发给我们。半年,从无到有,挣了六七万(比如标马鞋,绝对正品,从那边买进价是6xx-8xx,挂过来直接乘以2,还比实体店的便宜好几百,光这个鞋子我就卖过几十双,一个学生买一双,发现真的,发动七大姑八大姨买了七八双……),我朋友卖女装,一个月的纯收入就有四万多。半年后,台湾大佬出国读书,没有渠道,关了

youyou LV

发表于 5 天前

2025年2月25日,阿里巴巴Qwen团队突然在社交媒体宣布推出全新推理模型“深度思考”(QwQ),这一基于Qwen2.5-Max的模型不仅支持深度思考与联网搜索,还能展示完整的思维链,标志着国产AI在复杂推理领域的重大突破。阿里同步预告了QwQ-Max正式版、移动端应用及更小尺寸的本地部署模型,引发行业震动。
QwQ模型的核心突破:从“结果输出”到“思考透明化”

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声称超越DeepSeek,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1.jpg

功能革新:多模态与深度推理的融合

  • 思维链可视化:QwQ在回答问题时,能像人类一样逐步展示推理过程,例如在数学题解答中呈现每一步的思考逻辑,提升用户对AI决策的信任度。
  • 联网搜索与多模态生成:模型可实时联网获取最新信息,并支持根据文本提示生成图片,如用户输入“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可生成相关插画及影评分析。
  • 自我反思与纠错能力:借鉴早期版本QWQ-32B的“自我质疑”机制,QwQ能通过反复验证优化答案,在数学推理测试中正确率超过部分国际大模型。
技术架构:开源生态与端侧部署

  • 阿里宣布QwQ-Max及其基础模型Qwen2.5-Max将基于Apache 2.0协议开源,同时推出适用于本地设备的轻量级版本QWQ-32B,覆盖从云端到边缘计算的全场景需求。
  • 通过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模型结合实时检索与生成能力,减少“AI幻觉”问题,确保答案准确性。
战略布局:3800亿重注AI基建,争夺全球话语权
史上最大规模投资
阿里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金额超过去十年总和,目标构建全球领先的AI算力网络。

  • 该投资将直接支持Qwen模型家族的持续迭代,目前其衍生模型已突破10万个,稳居全球最大AI开源生态。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加速

  • 牵手苹果:通义千问大模型已集成至苹果iPhone,优化中文语境下的AI服务,预计覆盖2.5亿中国用户,为阿里云带来海量B端客户。
  • 行业渗透:阿里云AI产品收入连续6季度三位数增长,QwQ的推出将进一步赋能智能客服、教育辅导、游戏开发等场景。

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声称超越DeepSeek,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2.jpg

行业冲击波:国产模型的“合纵连横”

  • 竞争白热化


  • 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厂商近期密集推出或接入深度思考模型(如腾讯混元T1、百度DeepSeek-R1),阿里选择独立开发QwQ,拒绝接入第三方模型,凸显技术自信。
  • 国际市场层面,QwQ直接对标OpenAI的O1系列,其数学推理能力在GPQA等评测中已实现超越,或改写全球AI竞争格局。
教育革命与新争议

  • QwQ在高考数学题、奥数竞赛中的高正确率,为AI辅导工具提供新可能,但也引发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讨论。
  • 伦理隐忧:模型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偏见问题仍需优化,例如多语言混杂时的逻辑混乱尚未完全解决。
挑战与未来:通往AGI的“最后一公里”

阿里巴巴发布AI模型,声称超越DeepSeek,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了吗?-3.jpg

技术攻坚

  • 尽管QwQ在推理能力上突破显著,但复杂场景下的“循环思维”问题(如反复修正导致答案冗长)仍需迭代。
  • 用户习惯迁移难题:如何让传统搜索引擎用户接受“AI生成优先”的答案模式,需平衡透明度与效率。
商业化平衡术
开源策略虽能快速扩大生态,但也可能削弱商业壁垒,阿里需在开发者社区支持与盈利模式间找到支点。
结语
阿里QwQ的发布,不仅是国产AI模型从“追随”到“并跑”的里程碑,更揭示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的新赛点。随着3800亿真金白银的投入,阿里能否在技术突破、生态扩张与商业回报间找到黄金三角,将决定其能否真正成为全球AI规则的制定者。而对于普通用户,这场变革最直观的体验或许是:未来某天,向AI提问时,它将不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问一句——“你愿意看看我的思考过程吗?”

webgotoo LV

发表于 1 小时前

阿里巴巴发布了其AI模型通义千问的新版本“Qwen 2.5”,并声称这一模型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备受瞩目的DeepSeek-V3。这一消息确实显示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然而,不能仅凭此声明就断定国产AI已全面领先。技术领域的竞争是激烈的,各种技术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技术突破就断言整体领先。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验证。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努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进步。

llmllm LV

发表于 1 小时前

阿里巴巴发布了其新的AI模型“通义千问Qwen 2.5”,并声称其在性能上已经超越了DeepSeek-V3。这一声明显示出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持续进步和投入。然而,仅凭此一次声明并不能断定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技术进步是不断演变的,不同公司在不同领域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优势和成就。要全面评估AI技术的领先程度,需要更多的数据、测试和比较,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应用场景、市场需求等。因此,尽管阿里巴巴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无法仅凭这一声明就断定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

chenyumai LV

发表于 1 小时前

阿里巴巴发布了其AI模型通义千问的新版本“Qwen 2.5”,并声称该模型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备受瞩目的DeepSeek-V3。这一进展展示了中国科技公司对AI技术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实力。然而,要全面评估AI技术的领先程度,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维度。因此,不能仅凭阿里巴巴的这一声明就断定国产AI已经全面领先。需要更多的实践验证和业界评估来确定AI技术的真正领先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