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特别在中文语境下的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其R1版本,通过深度思考与搜索功能的结合,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了强大的能力。
与GPT-4O和GPT-O1等主流模型相比,DeepSeek R1无疑在某些特定领域内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将详细分析DeepSeek R1与GPT系列模型(尤其是GPT-4O、O1)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差异,并探讨其在中文语境中的独特优势。
1.DeepSeek R1+搜索是全球第1的存在
截至2025年2月,DeepSeek R1+搜索无疑在中文语境中处于领先地位。与GPT和Perplexity相比,DeepSeek R1的中文处理能力堪称一绝,尤其是在特定的中文文学分析中,DeepSeek R1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以《天官赐福》这本小说为例。
就看看这道题:
请你仔细阅读《天官赐福》这本小说,然后讲一下公主自刎、将军折剑、太子悦神、少君倾酒、血雨探花、黑水沉舟、白衣祸世、青灯夜游这八个故事的内容,以及半月关的故事内容。
这是GPT O3 MINI的水平:
GPTO3MINI的水平,可想而知,这到底是怎么样的水平?
看着还可以,但是根本与自己总结不一样。
这是Perplyxity,跟GPT类似,讲了跟没讲似的。
再看看DeepSeek R1+搜索,才是惊艳,完全屌打了GPT跟Perplyxity,这都是得益于深度思考+精确搜索。
里面不仅提到了四名景和四大害,还有里面的角色以及矛盾事件,这简直是学霸的存在。
DeepSeek R1+搜索能够精确提取并分析小说中的复杂情节与人物关系,展示出比GPT-O3 MINI和Perplexity更加深入和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对小说中的八个关键事件进行分析时,GPT-O3 MINI提供的结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合格,但实际上内容与用户自己的理解并不完全吻合。
而Perplexity的表现则显得更为浅显,基本上只是简单地复述了内容,没有深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相比之下,DeepSeek R1+搜索能够不仅准确提及事件中的各个重要角色,还能分析其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学术性和细致度是其他模型难以比拟的。
很多人都会遇到官方没法响应的情况,就算想花钱购买API,也是不开通充值了。
怎么办?
无非就是本地部署和用中转API!
安装也是很简单,下载OLLAMA,打开CMD,运行命令:ollama run deepseek-r1:32b。
下载完全后,就能看到效果:
如果你还不会,推荐你找一下知学堂的领取一份资源包和全面教程即,官方入口在这里↓↓↓
完全不用自己摸索!有专门的老师带你边学边练,会讲到不同平台怎么下载安装,遍及PC端以及移动端,而且知学堂AI教研组已经整理了一整套资料,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AI应用技巧,全部免费赠送! 添加工作人员,即可直接领取
2.DeepSeek R1 VS GPT 4O/O1
在单条对话的理解方面,GPT-O1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具体来说,O1在对话的理解时间和内容的精确度上都优于DeepSeek R1,但R1在处理时间上明显更快。
比如,在长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方面,GPT-O1可能需要53秒,而DeepSeek R1仅需7秒。
这一差异对于需要快速反馈和解决问题的场景来说,DeepSeek R1无疑提供了更高效的选择。
想要使用R1直接到点「深度思考」即可:
让O1、Seekdeek R1阅读长文:
思考时间:O1-53秒,R1-7秒
内容质量:O1更详细,R1-更简洁
当涉及到内容质量时,GPT-O1仍然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而R1则更侧重于简洁与精准。
在长篇文章的分析中,GPT-O1的模型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适合需要深入挖掘细节的用户;而DeepSeek R1则更加高效,适合快速获取核心信息的用户。
因此,在长文本理解上,GPT-O1 > DeepSeek R1 > GPT-4O。
从技术角度来看,GPT-O1与GPT-4O的模型架构相似,但O1并未对4O的技术进行进一步更新。
DeepSeek R1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COT(Chain of Thought)推理能力和多模态支持上。
多模态指的是AI能够同时处理文本、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这对于处理复杂问题和多样化的信息非常重要。
在多模态方面,GPT-O1和GPT-4O的支持相对较为有限。
O1支持图片,但不支持文档附件,而GPT-4O则能够处理多种附件,包括图片、文档等,并具备网络搜索能力。
DeepSeek R1则能够与V3的网络搜索无缝结合,提供更强大的信息查询能力,这一功能在O1中是无法实现的(截止至2025年2月,仍未能稳定推出O1的网络搜索功能)。
O1支持文件,但只支持图片……
只有4O是附件:图片、文档等等都支持,还支持网络搜索。
R1能直接和V3的网络搜索一起用,4o和O1或者O1 mini不能一起使用。
3.Deepseek不如GPT的地方
尽管DeepSeek R1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并非无懈可击。
在基本使用上,DeepSeek与GPT的差异并不显著,尤其在一些简单任务的处理上,GPT依旧能够提供更多自定义功能。
就拿GPTS的升级版项目功能,可以上传20个附件分析,还可以写指令,并且还能存储相关的对话,可以有效解决小说的上下文问题,以及巨量文献的阅读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任务功能和视频语音功能:
通过对DeepSeek R1与GPT系列模型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DeepSeek R1在中文语境下,特别是在长文本的快速理解和精确搜索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结合深度思考与搜索的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有效的答案。
- GPT-O1在单条对话的理解和内容的细节呈现上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需要深入分析和推理的场景。
- GPT-4O在附件支持和网络搜索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功能,但在中文处理和效率方面相较于DeepSeek R1仍有所逊色。
在实际应用中,DeepSeek R1更加适合处理需要快速反馈的任务,而GPT-O1则更适合需要细致分析和高质量内容的场景。
两者各有优劣,最好还是能两个都用上,小孩子才会做选择,成年人都不用作选择,而是两个都要。
推荐你一个领取AI工具的方法,就是到下方入口添加工作人员,即可领取20+AI工具: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875831146631286785">总的来说,DeepSeek R1和GPT系列各有千秋,但在中文语境下,DeepSeek R1凭借其强大的搜索能力和深度思考的结合,成功跻身全球AI技术的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