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奇怪,英伟达现在几乎就是美村的希望,它不第一简直没有天理了!
实际上自从chat-gpt出来以后,美国股市只要关于AI的股票都涨疯了,当时英伟达涨了5倍、Supermicro涨了7.7倍、ARM涨了3倍、AMD涨了1.2倍,英特尔涨了58%、微软涨了1倍等等。
美国大富豪们凭借着一年多的涨势,扎克伯格个人财富增加了371亿美元、黄仁勋增加了196亿美元、苏姿丰(AMD CEO)增加了12亿美元、梁见后(Supermicro Ceo)增加了62亿美元、贝佐斯增加了161亿美元、埃里森增加了73亿美元等等等等,15个月时间,美国股市让一大批富豪和公司猛地多了几万亿美元的财富。
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的人工智能真的天下无敌了?
这还要从美联储公开大规模地放水,公开操纵市场说起。
经过这14年,再加上特朗普和拜登时期的大放水,到啥程度呢?
美元泛滥,资金非常充足,既然资金这么充足,美国股市当然不能客气,得大规模地涨!
来个超级牛市,让泡沫变得足够大,这才行嘛!
所以英伟达可以不停的涨涨涨美联储功不可没!
换言之黄总为什么要搞高科技,除了他本身有进步的追求,恐怕也和美国自己的国家叙事有关。高科技帝国本身就是美国刻意塑造的霸权形象之一。相应的,就是高科技概念一贯是美国市场重要的圈钱手段。
美国的金融优势是建立在收割全球的基础之上。美国的金融也和美国的科研一样,是属于世界的,所谓以天下奉一国。美元霸权之下,美国通过无限印钞来维持美国社会的繁荣,把通胀压力分摊到全世界。结果就是美国金融市场充斥着大量热钱,只要有概念这些热钱愿意投资任何项目。
另外,皮裤黄们的成功,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掩饰美国的失败。
美国目前还拥有技术存量优势,金融体系优势,市场垄断优势,这是事实。但去工业化,金融空心化加剧也是事实。
诚然AI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可以算美国还在向前的一面,这就好像一个壮汉给自己打造了一件趁手的兵器,当然很能唬人。但波音这样的巨头,却代表了美国正在下滑的另一面,这个壮汉常年胡吃海塞,荒淫无度,心血管已经出问题了,这时再搞几件趁手兵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用不了多久,他可能连兵器都造不好了,枪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设计再好也白搭。
那么该还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呢?
对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工业能力就是军事能力的根本保证。而工业能力不足或开始衰退,就会寄希望于“决战兵器”。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年无论是过度夸大星链星舰的军事作用,还是被一些人畅想无所不能的GPT4,本质上都是因为已经没法再吹美国的工业体系优势,转而开始宣传“决战兵器”,制造一种“美国目前存量优势下产生的一两样成果就足以让中国崩溃”的舆论认知。
人工智能这档子事上,很多人表面上看的不重,内里又看得太重。这种心态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在AI领域的进展是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国的全盛时期,想起以信息化、互联网为代表的美国一系列奇迹。
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白,这种把一种技术神化,动不动就要反思的想法,其实是一种弱势方的思维。
实际上大国与大国的竞争是一种体系竞争,不是一两样决战兵器能决定的,明白人都懂这个道理。
这就好比星舰再厉害,最多也就只能使美国获得一种相对廉价的近地轨道交通工具,又不是美国建立了太空堡垒。星舰在技术上的突破,也远远谈不上当年那种不顾一切,举国投入的国家太空竞赛。历史毕竟不是简单的重复。美国人当年为了送人上月亮,等于一口气烧掉了43条级尼米兹航母,这种天量投资带动整个基础科学领域的有力进步,更是星舰项目所不能比的。
而美国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发动舆论战无限夸大马斯克,皮裤黄们的成就,妄图在工业化进程无法得到有效逆转的情况下,扰乱中国的产业升级、打击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然后暗戳戳的传播“美必赢、中必输”的谬论。
对此必须再说一遍,大国与大国的竞争是一种体系竞争,压根就不是一两样决胜兵器能决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