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

OpenAI 的 11 名创始团队成员只有 2 人仍然还在该公司工作。
在去年 11 月 OpenAI 董事会试图解雇 Sam Altman 但失败之后,联合创始人加快了离开的脚步。
高层的流失令外界对 OpenAI 的发展方向产生疑问。
    OpenAI 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总裁 Greg Brockman 宣布了休长假,今年内不会返回公司;John Schulman 上周宣布加盟竞争对手公司 Anthropic;前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于今年五月离职,随后联合创办了 Safe Superintelligence;Andrej Karpathy 创办了 Eureka Labs;Durk Kingma 加盟了 Google Brain;Elon Musk 则对 OpenAI 提起了诉讼;Pamela Vagata 创办了风投 Pebblebed;Vicki Cheung 联合创办了机器学习公司 Gantry;Trevor Blackwell 曾是 Y Combinator 的合伙人,2017 年就离职了。
目前还留在公司的创始成员包括了 CEO Sam Altman 以及研究员 Wojciech Zaremba。
收藏者
0
被浏览
97

5 个回答

麻辣烫 LV

发表于 2025-4-8 13:14:03

答案很简单,openai背叛了它创立的初衷。
这是我读完《山姆·奥特曼传》后得到的结论。openai的创立是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但是后面它的发展路径就逐渐偏离了它的理想。不论是因为现实的资金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它都不应该如此。
故事还得从十年前的YC讲起。
YC是一家在硅谷的创业孵化器,或者说,一家投资机构。十年前的CEO,正是故事的主角,山姆·奥特曼。
山姆是一个喜欢投资未来的人。当时,他投资了大量的硬科技公司,比如核能源,比如生物科技。他除了投资之外,还亲自创建了一系列的新科技公司,openai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为什么创建openai,理由很简单。他对AGI (通用人工智能)非常狂热。很快,他遇见了另一个对AI同样狂热的人,埃隆·马斯克。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立一家非盈利的人工智能公司,也就是openai。他们希望AI的技术不被像Google,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垄断,他们认为这种垄断异常危险。
这里不得不说,我不是很理解两人的思考模式。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毁灭人类”,因此有必要创立安全的AI来避免这种可能。但是他们的操作同时也是在疯狂地推进AI的发展,这两者岂不是充满了矛盾?如果说是避免巨头垄断,但是如果openai能做出来AGI,巨头们肯定也能做出来(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这样),这样openai反倒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山姆当时的想法其实和他也类似,至于现在他怎么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正题。为什么我说OpenAI 如今背叛了它创立的初衷?因为没有“非盈利”这个标签,它根本就不会发展起来。
OpenAI 的钱从哪来?当时山姆依靠“非盈利”,依靠AGI的愿景。说服了硅谷许多的投资人,最终拉到了承诺有10亿刀的投资。
OpenAI 的人从哪来?山姆同样依靠“不被垄断”“创立AGI”“非盈利”,说服了当时众多科技公司的ai团队成员,让他们以极低薪资加入openai。第一年openai成员的平均薪资只有14刀,是他们在原公司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他们为什么来?对于他们而言,钱之类的也只是数字,他们是被山姆口中的伟大事业和美好未来说动,被一种理想主义说服,才加入到openai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
随着OpenAI 后来的“变质”,创始团队自然就会分道扬镳。
刚创立的openai,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彼时Transformer 还没有被提出来,OpenAI什么都干了,甚至干给Dota 做人机这样和AGI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这个时候其实有一部分员工已经开始质疑OpenAI了,他们抱着AGI的愿景而来,但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前几年OpenAI一直在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直到Transformer被谷歌提出来,openai才做出来第一代的GPT。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当时特斯拉正在经历产能地狱,但是某一天,马斯克突然冲进了OpenAI的办公室,表示自己想要完全掌控公司。当然,考虑到当时特斯拉的情况,马斯克被拒绝了。因此,马斯克离开了OpenAI。
马斯克的离开,其实极大地削弱了投资人的信心。可以说,很多投资人当时是看见马斯克的加入才愿意投资的,而马斯克的离去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撤资。这样,OpenAI越来越没钱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山姆决定辞去YC的CEO,全身心投入到OpenAI。他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OpenAI变成了盈利性的。虽然他在设计上是把公司拆成了非盈利性和盈利性两部分,制定了种种规则,比如让盈利部分的利润分给股东之后还会分给非盈利的部分,让公司还保留有“非盈利”的理想成分,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实际上OpenAI已经变质了。特别是微软后来通过注资一下子拿到了49%的股份,让OpenAI的创立初心显得非常荒诞。
自然,模型的训练需要钱,微软也想要补足自己在AI上的短板,这个交易是双方互赢的。但是,OpenAI的创立不就是为了避免AI被垄断吗?现在实际上自己成为了微软的一部分,那么何尝不是违背自己的初心?
如果说这时候只是一种质疑,那么后来的操作更是实锤了OpenAI的背叛。后面的模型渐渐不再开源,渐渐商业化,给人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盈利的感觉。屠龙的少年终成恶龙,OpenAI也难以避免。
OpenAI是通过理想起家的,但是最后却倒在了现实面前。它为了生存,出卖了自己创立时带有理想主义的灵魂。
尽管OpenAI在大模型上领先,但是现状和它的创立初心是完全相悖的。创始团队因为同一个理念聚集在一起,当公司的发展违背了当初的理念,散去也是必然的。同时,随着大模型训练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如版权等问题,以及可能大模型探索前沿可能触碰到了某些壁障,现有的团队也逐渐离开并不奇怪。
OpenAI已经很久没有发布开创性的产品了。在22年的夏天GPT-4已经几乎训练完成,但是两年半过去了,几乎没有公开过革命性的突破(o1也只是建立在4的基础之上)。像Google这样的大公司,利用自己丰富的数据资源,也渐渐追赶上来。而openAI其实非常缺少训练的数据,这是极大的劣势。或许团队中也有人对此感到前景渺茫,而渐渐退出。说到底,几家的模型并没有跨越代际的差距,谁最终会胜出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时,失去理想光环的openAI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甚至还有些许劣势。
未来怎么发展,那还是个未知数呢。

urizen LV

发表于 2025-4-8 13:28:01

因为路线变化的太快了。
你能想象,openai创立时,最大的招牌,吸引人的卖点,是开源、独立和非盈利,吗?
结果搞成了神圣罗马帝国……

伊阳进 LV

发表于 2025-4-8 13:41:10

我只想问各位一句,Meta公司的创始人还有谁在吗?除了扎克伯格,其余的全部被扎克伯格清退了(包括第一任CTO)。联合创始人离开,不一定是“公司要完”,甚至不一定是最大的创始人“所不乐意”的,像马斯克、科学家这种志不同道不合的,奥特曼肯定是巴不得他们离开,类似于“送瘟神”了。而科学家的追随者,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也是早走为妙!
搞技术的走了,天不会塌下来,Meta公司的扎克伯格技术上也是下三流(哈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业余学习了一下编程),最开始找了一个技术人才合作创业。但公司大了,啥技术人员找不到?公司有点规模后,小扎照样清退。所以,公司做大后,只要管理不出问题,技术大牛并没有不可或缺性,因为技术人才可以源源不断地进来,META的CTO走了无数个,Meta倒了没有?没有。非但没有,还做得更大。故大公司的成败只取决于CEO的治理能力,不取决于任何技术大神的去与留。
最后,以历史案例做结,问: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立马“杯酒释兵权”,相当于瞬间就把所有技术大牛都赶跑了,宋朝完蛋了没有?答:没有。Openai起码没有瞬间把所有技术大牛都赶跑吧,而且每个大牛走后,奥特曼都能立刻任命另一个技术新星加以补位。恕我直言,完全没必要杞人忧天,很多技术大牛离开,说不定奥特曼内心和赵匡胤一样,心里乐开花哩(看得出,有很多技术大牛其实是被奥特曼“逼走”的)。

雪落 LV

发表于 2025-4-8 13:52:55

从2015年创立到现在9年了,你认识的给一个公司打工超过9年的人也不多吧,即便是公司创始人,9年之后还在的也不多。
要问OpenAI的11人创始团队『为什么』只剩下2人,那我们就挨个看看呗,反正才9个人,9个人的行为很容易解释,要比AI大模型的工作过程更容易解释:-)
Greg Brockman

Greg是Sam Altman的重要盟友,去年OpenAI董事会闹政变的时候,Gret和Sam一起被踢出董事会,然后又一起回归。
他今年8月份宣布休长假,X上他的说法是"Our work is important to me, but so is life."(我们的工作对我很重要,但是生活也一样重要)。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1.jpg

这种强调生活重要的、不立刻开始下一份工作的创业者,往往是因为身心俱疲,真的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John Schulman

John也是在今年8月份宣布离职,直接跳槽去了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虽然他在X上说离开不是因为缺乏OpenAI的支持,但是,懂的都懂,场面话还是要说的吗,跳槽的行动就说明他更看好Anthropic的工作。
从John说话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来,他就想干活,无心创业。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2.jpg

Ilya Sutskever

Ilya去年也是参与OpenAI政变的成员之一,后来他改主意支持Sam Altman回归,这迷之操作也很抽象,之后他就淡出OpenAI,直到今年5月份宣布离开。
Ilya倒是痛快,离开OpenAI就创建了新公司SSI,他是一个创业者,不甘心只当打工人。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3.jpg

Andrej Karpathy

Andrej其实在OpenAI是二进宫,他2017年就离开过一次OpenAI加入了特斯拉,2023年又回到OpenAI,然后一年以后又创建了Eureka Labs。
Andrej在Youtube上还有一个频道,对一些AI的讲解非常深入,动不动就是『从零开始构建GPT』,大家有办法可以去Youtube上好好学习。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4.jpg

Andrej是那种热衷于把事情讲得很有条例的人,他应该就是追求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Durk Kingma

Durk早在2018年就离职去了谷歌,也就是在ChatGPT发布之前就离开了,他在Google Brain领导大语言模型和图像模型的研究。
Druk还是VAE和Adam Optimizer的发明人,这些成绩足够彪炳AI史册了,很明显Durk应该属于那种全身心投入科技研究的。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5.jpg

Elon Musk

这就不用多说了吧,Elon Musk虽然早期给OpenAI捐过钱,但在2018年就因为和Sam Altman理念不和而离开董事会,然后和OpenAI冲突不断,就在前不久又在法庭上告了OpenAI和Altman一票。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6.jpg

Elon Musk应该是最典型的因为理念不合而和创始团队分道扬镳的案例。
Pamela Vagata

Pamela是创始团队中唯一女性,早在2016年就离开了OpenAI,虽然OpenAI将其列为创始成员,但是她在Linkedin的个人介绍里却并没有提及OpenAI的工作经历。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7.jpg

不管怎么说,Pamela个人对于OpenAI的影响不是很大。
Vicki Cheung

Vicki来自于香港,是OpenAI第一个工程师(是的,OpenAI除了科学家也需要工程师),2017年离开OpenAI加入Lyft。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8.jpg

Vicki应该属于那种连续创业者,他参与创建了多个公司,现在是Gantry的CTO。
Trevor Blackwell

Trevor本来就是和Sam Altman一样在Y Combinator工作,早在2017年就离开了OpenAI。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9.jpg

说完离开的9位,剩下来的就只有两位了。
首先当然是Sam Altman。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10.jpg

还有一位是Wojciech Zaremba,依然在OpenAI担任研究员。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11.jpg

有意思的是,Wojciech在X最后一次的推文表达了劝和Elon Musk和Sam Altman的意思,当然,这种劝架不会有效果的。

为什么 OpenAI 创始团队11人成员,现在只剩2人还在公司?-12.jpg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我们可以认为OpenAI有两个关键时间节点,一个是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另一个就是2023年11月17日董事会政变,前者OpenAI的声望开始大爆发,后者OpenAI内部的理念冲突开始爆发。
离开的9个创始团队成员,并不是都在OpenAI开始动荡的这一年才离开的,甚至很多都是在ChatGPT发布之前就离职了。
因为理念冲突最激烈而离开的是Elon Musk,然后只有Greg、John、Ilya、Andrej四个人是在政变之后才离开的,而且也很难说这4个人全部都是因为理念冲突而离开。
其余4个人Durk、Pamela、Vicki、Trevor早在ChatGPT发布之前就离开了,可以认为他们就是追寻更好的机会去了。
9年的时间很长,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创始人团队在9年时间内各奔东西很正常。
所以,虽然OpenAI现在存在严重的内部理念冲突,但无法拿『11个创始成员只剩下2个』来佐证。
对于OpenAI,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赶紧把使命和愿景捋顺了,到底是要明确盈利还是彻底做非营利组织,给个明确目标,不要装,装的话目标不明干什么都拧巴。
为了OpenAI这个组织的生存,最好就是走追求盈利的路线,因为没有商业化的支持是走不远的。
就在上周,OpenAI最大的金主微软在年报中将OpenAI列为竞争者了,虽然微软说『竞争者』身份和『合作者』(partner)身份不冲突,但是这也该给OpenAI敲一个警钟,人家捧得起你,也能踩得下你,耗子尾汁。

steking LV

发表于 2025-4-8 14:04:41

最基本的一个事实—— Openai成立9年了。就像Deepmind一样,时间一长,人才流动事件就会积累变多。但我们观察到 人才流动在变得更加频繁。
马云谈到人才离职的原因——钱没给够,受委屈了。
我觉得OpenA主要还是“钱没给够”,其次是“受委屈了”
这些联创很多都是为了理想而来,那时候叫“安全可控的AGI”,他们渴望使用Openai的基础设施来推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这就是他们看重的“钱”。
但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ChatGPT开始推理服务,几台小破服务器都快冒烟了
资源变得捉襟见肘,你发现自己的研究无法推进了,你必须要等算力窗口,甚至无尽地等下去。
在有限的资源下,一边是商业时间表和一边还处于早期的AI研究,两边压力都很大。
问题出在哪里? ChatGPT爆了,热门到突破了他们预计的商业模型,
去年微软股价暴涨,让OpenAI看到了独立做大做强的希望,坚定了用免费服务做大用户群的道路。
而Openai的独立之心,也让他们把ChatGPT牢牢握在手里,自己付费去买微软的算力,而不是把模型按成本定价法卖给微软。
如果你只做模型研发,那么你的投入是可控的,1亿,10亿,100亿往上跳,微软愿意支持你继续研发,那么你能一直以可控的模式运行下去。
但加入推理之后,你就很难平衡商业推理和研发的资源。
Sam altman作为Startups导师,他的商业本能被激活了,他的目标可能是创建一个世界级公司,和萨蒂亚纳德拉谈笑风生,这是作为商人的满足感,而不是研究员的满足感。
Sam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现阶段的AI是赚不出大钱的,甚至还要垫钱进入,只有用滚烫的AI概念,去趁早IPO,获得一个极大的想象力估值。
他必须要更多人接触到ChatGPT,形成使用习惯,进而形成以习惯作为商业壁垒的模式。
算力被更多地分配到了推理上,ChatGPT压力之大,连微软都快Hold不住了。
这种商业和研究的矛盾,让计算机理论研究员,感到了自己的理想似乎在逐渐幻灭。
John Schulman就是一个典型,他仍然渴望一线的研究,看重学术名誉,他渴望“钱”来推进理论研究,Anthropic 满足了他,他就离开Openai。
而Gerg Brockman可能是受了委屈,他的推特似乎想一个九年老臣带着某种怨妇被渣男欺骗的感觉。可能是公司未来方向上的分歧,也有可能是利益分配的分歧。(Greg更偏向于工程领域,不是偏重计算机理论研究。如果他跟Sam有矛盾,那不会是根本性的,很多是讨价还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