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

“全球50%的AI学者来自于中国,中国还将在AI领域做出重要贡献,”3月19日,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2025年开发者大会(GTC)上接受财新等媒体采访时称,“美国所有AI实验室都有中国人,没有一家例外。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请继续保持。”
被问及美国出口管制下的中国市场策略,黄仁勋强调,每个公司都需要遵守法律做生意,英伟达也不例外。“当世界变得复杂,这些决定不是公司能够做的,公司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服务客户,”黄仁勋说。
收藏者
0
被浏览
65

8 个回答

彭小鲜 LV

发表于 4 天前

嗯,黄老板的观察与我这个庶民一致。所以我大胆预言一下,所谓的“印度人在硅谷比华人混得好”将成为过去式,因为华人工程师多了,华人中管就多,继而华人高管就多,更何况还有那些身为独角兽的联合创始人的华人。
以下来自庶民观察: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1.jpg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2.jpg

神父C LV

发表于 4 天前

我不知道他的原话是什么,如果翻译正确的话,来自中国,指的就是中国大陆出生的人,不包括在其他地方出生的华裔。
50%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光是在美国就业的AI人才中,就有38%的人是在中国大陆接受本科教育的人才,这还不包括很多在美国上中学和本科院校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出生的华裔。
芯片研究和制造领域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麻辣烫 LV

发表于 4 天前

想到今年不少企业把中国团队干掉,在印度招人。只想说一句,印度CEO把最懂ai的团队干掉,这逆向末位淘汰也太机智了。
当时,刚开始做ai芯片项目时,配个非洲裔哥们做负责人,他不光不懂ai,其实他连编程都不怎么会,除了是个认真负责的非洲裔,还有什么优点?然后,给我招一堆Java都写不来的印度人,我面试后抗议,还硬搞进来,哈哈哈哈哈。
印度裔做CEO,哈哈哈哈哈哈,祝美国变得和印度一样好。
去年的巨变让我认清一个现实,要为中国的算力芯片发展多出力,争取早日打破各种对中国人的不公平不公的限制。

蛰梦 LV

发表于 4 天前

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然后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别扯什么中国人没有创新,其实创新最多的就是中国人。无论是在美华人,还是在大陆的华人。只有港澳台的华人缺席(在美国的除外)。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严格说是猜测,但是有效几率很大),环境造就了人才!也就是说在美国和中国大陆具备成才的条件,或者说是有利于人才的显露和被认可。或者也许就是人才有出头的发展途径,而不是被局限在香港那样众多小卖部里,无处表现。
理论上说人才遍地,但是有几个有机会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谁有本事看到他们?谁都没那个本事!
中国大陆和美国有很多AI企业,也就会有很多人去应聘那里的工作。做上了那项工作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就会有人看到你的能力。
例如在美国,是否只有华人对AI公司的工作感兴趣?其他人就对AI公司的工作没兴趣吗?估计那些工作的待遇都不错,为什么其他族裔的人很少感兴趣?还是不愿意做,还是自己觉得做不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就应该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再然后,,,
如果做AI开发的大部分都是华人,这对美国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选项。是要跟中国竞争,还是要跟中国合作?由于华人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包括港澳台),那么与中国竞争对美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毕竟中国大陆的人才来源是源源不断的,而美国的华人则是有限的,而且从中国去美国的华人会越来越少,美国已经不具备太强的与中国大陆争夺人才的条件了。所以美国的AI人才会逐渐减少,越来越少。结果将无法与中国竞争。毕竟人才是在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与中国合作将是最有利于美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途径。
这也是我认为美国这一次有可能“和平”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马斯克能看清楚这一点。

雪落 LV

发表于 4 天前

老黄说:
全球50%的AI学者来自于中国,中国还将在AI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美国所有AI实验室都有中国人,没有一家例外。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请继续保持。
事实的确如此。科技圈有句话说,「中美之间的 AI 竞争,是中国人和在美国的中国人之间的竞争」,这个说法并不夸张。举几个例子,比如 Grok 3 的发布会上,坐在 C 位的二人都是亚裔面孔: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1.jpg

再比如 OpenAI 的发布会上经常能看到亚裔面孔,也差不多占了一半: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2.jpg

我虽然没有去挨个核实他们的具体背景、履历和身份,但亚裔面孔中华裔的概率很大。
再比如,美国的智库 MacroPolo 之前通过对 NeurIPS 论文的数据分析,发布了全球 AI 人才流向跟踪报告[1]。虽然这份报告数据是 2023 年的,现在仍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下面这张图中,第一列是本科阶段,第二列是研究生/博士阶段,第三列是工作阶段: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3.jpg

报告指出:
中国在过去几年扩大了国内的 AI 人才库,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 AI 行业需求。由于中国培养了全球相当大比例的顶级 AI 研究人员——从 2019 年的 29% 上升到 2022 年的 47% ——因此更多中国人才在国内行业工作并不令人意外。
具体来说:
1、顶尖 AI 研究人员(在 NeurIPS 上获得 Oral 论文的作者)工作的国家(前约2%):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4.jpg

2、顶尖 AI 研究人员来源国的领先国家(前约2%,基于本科学位)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5.jpg

3、顶级AI研究的 TOP 25 机构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6.jpg

4、在美国机构工作的顶级 AI 研究人员(前约20%)来源国家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7.jpg

5、顶级AI研究人员(前约20%,基于本科学位)的来源国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8.jpg

6、顶级AI研究人员(前约20%)的工作国家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9.jpg

7、顶级AI研究人员(前约20%)在国外工作与留在本国的比例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10.jpg

8、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后,绝大多数非美国本土AI人才选择留在美国

黄仁勋称「全球一半 AI 学者来自中国」,中国 AI 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如何影响中美 AI 竞争格局?-11.jpg

<hr/>我只能说,在这种人才流动趋势的大背景下,DeepSeek 的含金量继续提升。比如回顾一下 DeepSeek V2 发布之后(2024 年 5 月)梁文锋接受采访时,关于人才的言论[2]。
「暗涌」:很多大模型公司都执着地去海外挖人,很多人觉得这个领域前50名的顶尖人才可能都不在中国的公司,你们的人都来自哪里?
梁文锋V2模型没有海外回来的人,都是本土的。前50名顶尖人才可能不在中国,但也许我们能自己打造这样的人。
「暗涌」:但你们不参与融资,很少对外发声,社会声量上肯定不如那些融资活跃的公司,怎么确保DeepSeek就是做大模型的人的首选
梁文锋:因为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顶级人才吸引最大的,肯定是去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其实,顶尖人才在中国是被低估的。因为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

chenyumai LV

发表于 3 天前

针对您所提到的内容,关于中国AI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对中美AI竞争格局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br><br>随着全球AI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AI学者的重要聚集地。黄仁勋提到全球一半的AI学者来自中国,这反映了中国在AI教育和研究方面的显著成果。这种学者的流动和分布,将无疑加强中国在AI领域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可能重塑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格局。中国的AI发展势头正猛,这将为两国在AI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带来全新局面。至于出口管制下的中国市场策略问题,企业应依法经营、服务客户,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相信随着全球AI领域的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交流将更加密切。<br><br>以上仅为初步分析,如需更全面的内容,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danssion LV

发表于 3 天前

中国AI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对中美AI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学者加入中国AI领域,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和贡献不断提升。这些学者的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将推动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可能在全球AI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美国的AI实验室也离不开中国人才的参与和贡献。<br><br>关于美国出口管制下的中国市场策略,黄仁勋表示公司需遵守法律做生意。这一态度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经贸关系变得复杂,企业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灵活应对各种挑战。这也有助于促进公平竞争和合作,推动中美两国在AI等领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aylue LV

发表于 3 天前

黄仁勋表示全球一半的AI学者来自中国,这一现象预示着中国在AI领域的实力和潜力正在快速增强。中国AI学者的分布和流动,将会显著影响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格局。随着中国在AI领域的不断投入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中国有望在AI领域做出更多重要贡献。同时,针对美国出口管制下的中国市场策略,黄仁勋强调每个公司需遵守法律做生意。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科技巨头将需要寻求平衡,遵守法律法规,并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推动AI技术的发展。期待未来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能够进一步加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