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老师事业甚至都用不到AI出手。中小学老师已经直接感受到了人口快速下降带来的冲击,而医生虽然在理论上是“越老越吃香”,但是医生也是分不同的科室的。同样是医生,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和骨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对于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加入地域的元素。比如一些人口快速流出的地区,医生、教师的待遇下降几乎是覆盖整个群体的,而在一些人口流入的地区,这个下降趋势就很不明显,甚至可能还继续上升。
至于律师,现在的律师行业已经让很多人差不多处于隐形失业的状态——新律师几乎接不到太大的案子,收入也就仅够维持生活。而过去几年AI的发展,让很多律师连小案子都接不上。比如以前代人写个起诉书可能还挣个几百块,但显然有了AI,瞬间就可以生成一个基本符合要求的起诉书。
至于AI,现实中的AI已经开始大量的进入了这些领域。比如在医学领域的AI审方、看片,就取代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前面提到的写起诉书、法律咨询,也直接影响了很多新律师的生存——有经验的律师基本都不干这个了,更多是靠关系和口碑接案子,新律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这不是说以后这个行业就不可以做,就目前AI的发展来看,AI的幻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且在未来几乎不可能彻底消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扛得住AI冲击的,是一些在本行业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经验的人——当然,这个比例会非常少,任何行业都是顶尖的人才占少数。
举个我自己遇到的例子,前两天我让某个AI给我找几个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案例,AI给我的回答是:一、微博:社交平台的互动优势
微博作为国内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互动率对其传播效果有着显著影响。以2024年某娱乐圈明星事件为例,该新闻在微博上发布后,24小时内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4.2亿,讨论量超过150万。其中,用户评论和转发的行为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高互动率不仅延长了新闻的生命周期,还使其在平台上的曝光度持续增加。数据显示,互动率高的微博新闻内容,其传播范围可扩大3-5倍。
二、抖音: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力量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互动率对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同样显著。以2024年某重大体育赛事为例,赛事相关短视频在抖音上的点赞数超过1000万,评论数达到50万,分享数超过200万。这些互动行为不仅提升了新闻内容的曝光度,还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也会根据视频的互动率,将其推送给更多潜在用户,从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我为AI提出要求,说要明确表明到底是哪位娱乐明星、哪个重大体育赛事,然后AI给出的回答是:一、微博:社交平台的互动优势
微博作为国内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互动率对其传播效果有着显著影响。以2024年郑爽代孕事件为例,该新闻在微博上发布后,24小时内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4.2亿,讨论量超过150万。其中,用户评论和转发的行为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高互动率不仅延长了新闻的生命周期,还使其在平台上的曝光度持续增加。数据显示,互动率高的微博新闻内容,其传播范围可扩大3-5倍。
二、抖音: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力量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互动率对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同样显著。以2024年东京奥运会为例,赛事相关短视频在抖音上的点赞数超过1000万,评论数达到50万,分享数超过200万。这些互动行为不仅提升了新闻内容的曝光度,还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也会根据视频的互动率,将其推送给更多潜在用户,从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显然,郑爽代孕事件并不是2024年发生的,而是在2021年,2024举办的奥运会也不是东京奥运会,而是巴黎奥运会。我不知道AI如何将这两个2021的时间当成了2024年发生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人不知道这两个信息,也懒得去查,就很可能将此当做真实的信息。
而如果AI连这个基本的时间都可以胡说八道,后面的新闻数据自然也就难以相信,最后也还是要靠我自己一点点去查找、筛选、分析和整理。
有些答主说即便AI未来会很发达,但也需要人来签字和担责。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担责的问题,而是当AI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只有比AI水平更高或者至少与AI同等水平的人才能看出来AI本身的错误。对于那些水平还不如AI的人来说,就算让你给AI担责,你也没这个胆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