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参加数学建模国赛有什么建议??

首次参加数学建模国赛有什么建议??
收藏者
0
被浏览
643

3 个回答

vcapple LV

发表于 10 小时前

比赛前准备
组队:找靠谱队友,性格合得来,能互相包容。最好是擅长数学、编程、写作的人各一个,这样分工明确。比如一个负责建立数学模型,一个负责用代码实现求解,还有一个把整个过程清晰地写出来。
知识储备:复习数学知识,像线性代数、概率论、微分方程这些基础内容。学一些常用的建模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掌握一门编程语言,Python或者Matlab,用来处理数据和求解模型。
软件学习:学会用LaTeX排版论文,能让论文看起来更专业美观。还要熟悉Excel,它能简单处理和分析数据。

比赛中要点
选题:拿到题目别急着选,大家一起认真读题,分析每个题目的背景、要求和可能用到的知识方法。讨论哪个题目你们有思路、有数据可找,别选太偏太复杂的。
分工合作:确定题目后,马上分工。建模的队友先把模型框架搭起来,编程的队友准备数据处理和求解程序,写作的队友记录思路和初步结果。过程中要不断交流,有问题一起解决。
时间安排:合理规划时间,比如前2  3天完成模型建立和求解,留出1  2天写论文,最后一天检查修改。不要前松后紧,导致最后论文都写不完。
数据收集:数据很重要,如果题目需要,通过正规渠道找数据,像政府公开数据网站、专业数据库。数据要真实可靠,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掉错误和无用信息。
模型优化:建立好初步模型后,要检查合理性和准确性。如果结果不太对,思考模型是不是有缺陷,能不能改进,比如调整参数、增加约束条件。

论文撰写
结构清晰:论文一般包括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模型建立与求解、模型检验、结果分析、优缺点、参考文献这些部分。每部分都要条理清楚,逻辑连贯。
语言规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不要写得太啰嗦或者太模糊。数学公式要正确书写,符号统一。
图表美观:合适的图表能让结果一目了然。图表要有编号和标题,内容清晰,和论文文字描述相互呼应。

其他注意事项
心态保持:比赛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别灰心气馁。大家互相鼓励,冷静思考解决办法。
遵守规则:严格按照比赛要求来,不要抄袭,引用别人成果要注明出处,否则会被取消资格。

FineRIk LV

发表于 11 小时前

以下是给首次参加数学建模国赛的一些建议:

赛前准备
知识储备:
     数学知识:复习并掌握常见的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了解每种模型的适用场景和求解方法,例如线性规划在资源分配问题中的应用。
     软件技能:熟练掌握一款数学软件,如 Matlab、Python 等。学会使用它们进行数据处理、模型求解和绘图。比如用 Matlab 的优化工具箱求解优化模型,用 Python 的 matplotlib 库绘制直观的图表。
     论文写作:学习科技论文的规范格式,包括摘要、引言、模型假设、建立、求解、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的写作要点。阅读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学习其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注意图表的规范绘制和引用文献的格式。
  组队分工:
     成员选择:寻找具有不同优势的队友,比如擅长数学分析的同学、编程能力强的同学以及写作水平高的同学。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良好沟通、相互协作,性格互补。
     明确分工:根据成员的特长确定各自主要负责的任务,如建模、编程、写作,但也要有一定的交叉学习,以便在比赛中能互相支持。例如建模同学也可以参与部分简单的编程验证,编程同学能协助写作同学整理数据结果。
  模拟训练:
     真题演练:选择历年国赛真题进行模拟,严格按照比赛时间和要求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比赛流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快速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总结反思:每次模拟结束后,深入分析模型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对比优秀论文,找出自己团队的差距,思考如何改进模型和优化论文写作。

比赛期间
题目选择:
     充分讨论:拿到题目后,团队成员一起认真研读所有题目,对每个题目的背景、要求和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不要急于确定题目,花一定时间充分交流想法和初步思路。
     结合优势:根据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擅长领域,选择一个相对熟悉、有把握建立合适模型并且能有效求解的题目。比如擅长数据分析的团队可以优先考虑数据量大的题目。
  时间规划:
     制定计划:根据比赛时间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如第一天完成题目分析、模型假设和初步建立;第二天进行模型求解和部分结果分析;第三天完善模型、撰写论文和检查排版等。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突发情况和最后的整体检查。
     灵活调整:在比赛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导致原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要及时调整计划,优先保证核心任务的完成,比如先确保模型的基本求解和结果分析,再考虑模型的优化。
  建模过程:
     深入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挖掘隐藏的信息。例如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物理或经济规律作为约束。
     合理假设:做出合理且必要的假设,简化问题但不丢失关键信息。假设要在论文中清晰阐述,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对结果的影响。
     建立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尽量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从简单模型入手,逐步优化和完善,避免一开始就构建过于复杂难以求解的模型。
     求解模型:运用合适的软件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在求解过程中注意参数设置和边界条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求解结果进行初步的合理性分析,如结果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团队协作:
     保持沟通: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要随时交流想法和进展。建模同学要及时向编程同学说明模型的求解思路和参数要求,写作同学要了解模型和结果以便准确撰写论文。
     相互支持:遇到困难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不要互相指责。比如编程过程中遇到算法实现困难,建模同学可以一起探讨优化算法,写作同学也可以帮忙查找相关资料。

赛后总结
  经验梳理:比赛结束后,团队一起回顾整个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分析在题目选择、建模思路、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学习提升:参考优秀论文和官方点评,进一步学习其他团队的先进建模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针对比赛中暴露的知识和技能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升,为今后参加其他比赛或学习研究打下更好的基础 。  

reverie LV

发表于 12 小时前

首次参加数学建模国赛的建议
数学建模国赛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赛事,对于首次参赛的同学来说,以下这些建议或许能助你更好地应对比赛。

赛前准备
1. 知识储备:数学建模涉及多领域数学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要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同时,了解常见的建模方法,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并清楚其适用场景。此外,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 Matlab、Python、Lingo 等,它们能帮助高效处理数据和求解模型。
2. 团队组建:队友的选择至关重要。寻找具备不同优势的成员,比如擅长数学理论分析的、编程能力强的以及写作水平高的。团队成员间要相互信任、沟通顺畅,在赛前充分交流,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3. 研读历年真题:通过研究历年国赛真题,了解题目类型、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分析优秀论文的结构、思路和写作方式,学习如何清晰地阐述模型假设、建立过程和结果分析。

比赛过程
1. 选题谨慎:比赛开始后,仔细研读所有题目。全面分析每个题目的背景、要求和潜在难点,结合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兴趣来选择。不要急于确定题目,多花些时间讨论,确保所选题目是团队有能力和信心解决的。
2.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比如,前 1  2 天用于问题分析、模型假设和建立;中间 2  3 天进行模型求解和数据处理;最后 1  2 天撰写论文和检查完善。严格按照计划推进,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
3. 注重模型假设与建立:模型假设要合理且明确,它是模型建立的基础。在建立模型时,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优化。不要追求过于复杂的模型,关键是要能准确解决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 编程与数据处理:编程过程中要及时保存代码和数据,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遇到问题多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数据处理要准确、可靠,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5. 论文写作:论文是比赛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要结构清晰,包括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分析、模型检验、模型优缺点等部分。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逻辑严谨,图表绘制规范。

赛后总结
比赛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回顾整个比赛过程,分析团队在选题、建模、编程、写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也为今后参加类似比赛积累宝贵经验。

总之,首次参加数学建模国赛,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比赛中合理应对,赛后认真总结。相信通过努力,定能在比赛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