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软件上,骗子的类型可谓五花八门。
最常见的一类当属“恋爱骗子”。他们通常会在社交平台打造出完美人设,英俊潇洒或美丽动人,事业有成又温柔体贴。比如我曾听闻有人在某交友软件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企业高管的异性,对方每天嘘寒问暖,言语间满是深情。然而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开始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借钱,一会儿称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一会儿又说家人生病急需用钱。单纯的受害者出于信任纷纷转账,可钱一借出去,对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前的甜言蜜语仿佛从未存在过。
还有“兼职骗子”也十分猖獗。在一些社交群里,常常会有人发布看似诱人的兼职信息,例如轻松日赚百元甚至更多。常见的有刷单兼职,骗子先是会给参与者一点小额报酬作为诱饵,让大家尝到甜头,获取信任。接着便要求刷大额订单,并承诺会有高额返利。当受害者完成大额刷单后,骗子就会以各种借口推脱返款,要么说系统故障,要么称任务未完成,最后直接拉黑联系方式。更有甚者,以介绍高薪兼职为幌子,诱导受害者下载一些虚假APP,要求输入个人信息并进行转账操作,导致个人财产严重受损。
“投资骗子”同样不容小觑。这类骗子在社交软件上伪装成投资专家,分享一些所谓的内部投资消息和成功案例。他们邀请用户加入特定的投资群,群里会有不少“托儿”配合表演,展示自己通过骗子推荐的项目获得了丰厚收益。在营造出一片繁荣的假象后,诱导用户参与投资。一开始,可能会给用户一些小额盈利,让用户放松警惕加大投入。但当用户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而骗子早已卷款潜逃。
另外,还有“冒充身份骗子”。他们会假冒知名人士或权威机构工作人员。比如有人在社交软件上自称是某大公司的HR,以招聘为名,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隐私信息,甚至索要钱财用于办理入职手续等。一旦求职者上钩,个人信息和钱财都将落入骗子囊中。
社交软件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骗子。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资金信息,避免成为骗子的猎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