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是不是压根不存在”
从我们日常的直观感受来说,“空”好像是不存在的 。比如一个空杯子,我们觉得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空”状态。但实际上,从科学角度看,所谓的“空杯子”里面也充满了空气,有各种气体分子在活动。
从哲学或宗教更深层次的思考来讲,“空”并不是绝对的不存在。它不是简单指没有物质实体那种“空荡荡”的意思,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深刻洞察。“空”并非否定事物的现象层面,我们看到的桌子、椅子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存在的,但从空性的角度看,它们不是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
如何正确理解空性
1. 空性不是“无”:空性不是说一切都完全虚无,什么都没有。举个例子,就像一部电影,电影里有各种角色、情节。在播放的时候,这些好像真实存在,但电影结束,屏幕上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不能说这部电影之前是完全不存在的,它是通过一系列条件,比如拍摄、剪辑、播放设备等因缘和合呈现出来的 。事物也是如此,它们由众多条件组合而生,当这些条件变化或消失,事物的形态也会改变,所以从本质上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这就是空性的一种体现。
2. 空性意味着事物的相对性:任何事物都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比如,我们说一个东西“大”,是相对于另一个“小”的东西而言;说一个人“高”,也是对比了其他人的“矮”。一个杯子,它是由泥土、工匠的制作、烧制等诸多条件产生,它的“杯子”这个属性不是天生就有的,离开这些条件它就不是杯子了。所以事物的性质、特征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独立的,这种相对性就是空性的内涵之一。
3. 破除执着:理解空性能帮助我们破除对事物的执着。我们常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比如追求财富、名声,认为这些是永恒不变、实实在在的“好东西”。但从空性角度看,财富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名声也会随时间变化。当我们认识到这种空性,就不会过度执着,心态会更平和,在面对得失时能保持更豁达的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