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大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句话概括:象棋和围棋本身的规则,导致AI(象棋圈一般叫「软件」,这里统一用AI来表述)的冲击力有所不同。
象棋的规则虽然复杂,但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将死(或困毙)对方。如果双方都将不死对面,就和棋。在这一前提下,再强的AI招数也是人类可以轻松理解的。
举例来说,人类对战AI时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就是,AI面对人类棋手捉子或抢占要点的行为无视,走了一步看上去和局势无关的闲招。如果人类棋手继续按计划行棋,在两三步内可能会占到便宜,但过几个回合就发现自己不得不让出要点或丢掉大子,甚至直接被叫杀而吃大亏。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AI的那步「闲招」。这一招和后面的招式紧密相扣,人类觉得占了便宜,其实就是算度不够而已。
当人类象棋选手复盘这一招后,很快就能理解AI的具体思路;即使一时不能理解,只要稍微摆出几个变化,就能明白自己理解不了的原因是没有想到,而不是看不懂。
而围棋的规则虽然极为简单,但赢棋的核心「围空」却具有天大的计算量,这使得AI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纯粹的「降维打击」,而且这个「降维」的过程在人类看来往往十分玄妙(其实就是算不出来),使得人类的顶尖围棋选手学起来都十分痛苦。
举例来说,「点三三」可以说是AI时代最风靡的定式,AI认为点三三不吃亏,那人类选手都去点三三了。问题在于,人类能吃透这个下法吗?
人类请教AI,AI会告诉你,我点了三三后多二路爬一下但不扳粘,不需要帮对手走厚,这样我不吃亏。人类又请教:具体怎么个不吃亏法?AI说,我用超强的蒙特卡洛树,进行了万亿次运算,自己和自己下了无数盘棋,认定了这是最佳下法……人类就直接傻眼了。
对于人类围棋选手来说,点三三后哪怕跟着AI老师摆了十万次变化,能够大体理解AI的思路了,这和象棋选手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象棋最巅峰的AI,可能会在十几回合的一个变招,在30回合获得一个小兵的优势加一点先手,再过20回合逐步扩大优势,最终将死对面。人类面对这种AI的感觉,大概和优秀但不顶尖的乒乓球选手面对巅峰马龙的感觉一样——对方每一个点都碾压自己,和对方交手的每一回合都能感受到双方的差距。
而围棋最巅峰的AI,则会让你感到智商被侮辱了。
我看过一篇AI之间的对局,在右上角的战斗白热化的时候,白棋有一个看起来「简明且不亏」的应对,接下来10个回合左右结束纠缠,但AI显示如果这么走,胜率会暴跌20%……
实战中白棋AI「愚型」粘出,走了几步突然放弃了,走到了左下角。而黑棋也突然无视激烈的战斗,跟着白棋走了左下角。解说显示,黑棋如果在右上角解决战斗,会有一个转换,这个转换有几十个回合,转换的结果,是白棋赚3目……
在左下角战斗了没几个回合,白棋突然又走到了右边,然而黑棋既没有在右边应招,也没有在右上角收尾,而是补了右下角的薄弱点……至于原因,那自然又是几十个回合的转换,白棋会便宜几目,而右下角的应对是最强手……
此时白棋在右上角突围,经过几个回合应对后,突然来了一波大转换,白棋把之前的子、突围的子和为了接应突围在右边下的那个白子全弃了……然后把原本厚实的黑棋左下角吃光了……
那么这个大转换的结局如何呢?经过了翻天覆地的50多回合,白棋的形势,比最初「简明且不亏」的应对,多赚了1目……没错,50多个回合,延续3个角1个边的战斗,只为了便宜1目!同时胜率提高了个位数百分点……
我很难形容看到这局棋时的内心感受。我在心里说了无数个「卧槽」,对AI天马行空的思路和精密到可怕的计算流程感到震惊,但也明显的觉得智商的确被侮辱了。
在这盘棋上,AI和我的差距要远远超过博士和幼儿园的差距;而职业选手的感受可能要好不少,但就算是柯、申等巅峰人类,其感受也和初中生面对博士生差不多。这种智商上的差距感,是很痛苦的。
象棋职业选手面对AI就像打乒乓球面对六边形战士马龙Pro Plus Max版,你知道永远打不过他,但你可以学习他而越来越强,而且对方的战斗思路你是能理解的,如果你状态好通过发球甚至能打平(王天一红先和强软);但围棋职业选手就像知道自己是初中生,自己的上限也就是高中生(人的大脑运算能力有限),即使AI博士愿意告诉你全部所学且十分有耐心(点三三为什么占便宜,AI可以陪你摆棋一辈子),你也只能学到<0.1%的本事。
<hr/>考虑到「逼格」和国际影响力之后,AI对围棋的冲击就更明显了。
①「逼格」
围棋一直以来的「逼格」就比较高,琴棋书画的「棋」就是围棋。说到围棋,往往都有「规则极简,难度极高」「老祖宗的智慧」「方寸纵横,纹枰论道」等玄学加成,就连术语都有「镇」「关」「虎」「厚/薄」「取势/实地」等高大上的说法。相对来说,象棋都浅显易懂的多,「重炮」「卧槽马」「双车错」「三子归边」等常见术语,都和象棋本身密切相关,玄学加成少。
现在大家都知道「大人,时代变了」,什么玄妙的说法都再也没人听了,通通按胜率算。下法学AI,讲棋靠AI,复盘问AI,一切以AI为准,围棋的「逼格」碎了一地。
至于象棋,它本身就没什么逼格。对于职业选手来说,AI来了跟着学就行,公园里的老大爷和手机软件上的低端局则完全不受影响,自娱自乐就行。
②国际影响力
围棋中日韩三国都在玩,中韩这三十年来还始终你追我赶,不分胜负(甚至亚运会咱们的省队选手都爆冷夺冠),世界范围内关注度也远高于象棋。现在AI来了,甭管你是中日韩还是其他地区的选手,都通通跟着AI下。选手们比拼的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谁下的更像AI。
这么一弄,围棋的影响力先因为AI「破圈」而广为人知(尤其是阿尔法狗对李世石、柯洁的对局),再因全世界棋手的同质化而迅速衰落,从而再也没有在国际上推广的可能。
而象棋基本就是中国自己在玩,中国选手拿亚洲/世界冠军的难度大致和王者荣耀差不多,比乒乓球优势还大,自然国际上关注的就少了。本来就没有国际影响力,自然也不会因AI而「降低国际影响力」,所以就无所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