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都去用DeepSeek了吗?没有人用Kimi、豆包、文心一言这些AI工具了吗?

最近网上铺天盖地地讲DeepSeek,大家现在都去用DeepSeek了吗?
没有人用Kimi、豆包、文心一言这些AI工具了吗?
Kimi、豆包等AI工具不可以做自媒体吗?
为啥现在都在讲DeepSeek?
收藏者
0
被浏览
65

5 个回答

透露小温馨 LV

发表于 5 天前

询问这种话,说明你对AI大模型前沿信息是一点都没有接触过,2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在说,不同AI大模型有着各自的优点,ds就是利用了这些早就玩剩的二手想法,使用了不同专家模型进行共同生成,
ds对于专业类优势很大,可如果是哲学类,需要宏观更庞大智慧支持的辩论,早期的opus和GPT更有优势
之所以提到早期opus是因为现在版本的opus确实垃圾,很明显是因为不能收回成本被降智了,但早期opus的体验确实惊艳
PS:WC,忘了喷李这个啥货手里的狗屎文心了,什么东西脏我眼睛了,

沪漂小程序员 LV

发表于 5 天前

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DeepSeek R1 在生成质量和智慧水平上,确实比国内其他大模型高明不少,所以用户“用脚投票”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大家最终还是追求更好的体验,而不是单纯为了支持国产就硬着头皮忍受拉胯的模型。
不过其实国内的一些 AI 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它们的定位不太一样。比如豆包其实走的是 AI 生活化和娱乐化路线,目标是降低使用门槛,让普通用户能轻松上手。它适合日常问答、段子、对话,但别指望它有什么高深的理解或者真正的生产力应用。字节的目标应该也很明确——让 AI 更加“日常化”,而不是硬碰高端模型市场。
Kimi 在 DeepSeek R1 之前,算是国内模型梯队里相对优秀的选手,尤其在长文本处理上表现不错。不过,DeepSeek R1 一出来,Kimi 就显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了,体感略强于 DeepSeek V3,但距离真正的 SOTA(state-of-the-art)还是差点意思。
除了题主举的栗子,还有一个相对比较冷门的AI模型智谱清言(清华系的),算是国内学术界的代表选手,技术积累不错,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使用体验并不算出色,主要问题在于优化和推理效率有待提高。
至于文心一言么,不太清楚为什么题主会把这东西列进来并且和月之暗面、豆包放在一个阶梯内,它基本是个快乐源泉。定位吧,说是“认真的”,但用起来就像是“来搞笑的”。无论是推理能力还是生成质量,它都给人一种“努力了,但没完全努力”的感觉,智力水平感人,百度这个公司的定位也和它差不多,无论什么方向都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而且最搞笑的是这种产品迄今为止还在收费。
回到题面,其实从题主的问题来看,似乎是不怎么经常使用AI模型,因此建议横向多体验一下就明白了。

木木 LV

发表于 5 天前

说实话,使用了deepseek之后你再用其他的AI工具,会发现其他这些AI工具的能力真的不行。
拿写代码举例,当你用AI工具提供给你的代码(已知是错误的代码),使用报错之后,你去多轮询问所有AI工具,前面他们还会尝试解决,当轮次多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出现“幻觉”,觉得他们的代码没有问题,让你从其他方面去查看是否出了问题。
而deepseek会通过“思考”的方式找到错误的原因,去把代码中的错误解决,这就是deepseek厉害的地方,说简单点,他可以“思考”。这就是当时openai刚推出o1时这么厉害的原因。

你在我这儿 LV

发表于 5 天前

有人用啊,我在同时使用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还有基于DeepSeek的秘塔。
豆包一直在用语音通话功能,开车的时候跟豆包聊天很方便,有时候是了解一些知识和新闻咨询相关,有时候是抛出一个问题跟豆包对聊进行头脑风暴。虽然Kimi也有语音聊天功能,但生成的声音没有豆包的自然。豆包的缺点是逻辑性不够强,记忆力不太稳定,经常忘事儿。
文心一言是个稳定的工作辅助AI工具,我是做软件开发的,编程问题都会跟文心一言,也试过通过跟他对聊引导他将一个需求模块的核心算法从雏形迭代到基本可用,而我未自己写一行代码。文心一言的回答比较严谨,大部分编程问题都能有效回答。缺点是比较没有特点,是个沉闷的理工男。
DeepSeek活了之后一直在使用,他擅长深度思考,可以看到思考过程,有的时候提问后月度他深度思考的过程就已经获得收获了。他还非常擅长文学,写的文字丢给他润色会有不错的意外惊喜,不过一般他都会对文字进行重写,而重写后的效果虽然惊艳却并非我想要的,比较无奈。秘塔是在DeepSeek无响应时候的替代品,但是只作为辅助,DeepSeek能用就不用秘塔了。

大家现在都去用DeepSeek了吗?没有人用Kimi、豆包、文心一言这些AI工具了吗?-1.jpg


大家现在都去用DeepSeek了吗?没有人用Kimi、豆包、文心一言这些AI工具了吗?-2.jpg


大家现在都去用DeepSeek了吗?没有人用Kimi、豆包、文心一言这些AI工具了吗?-3.jpg

Mr·Jax LV

发表于 5 天前

目前deepseek 不如其他AI工具的地方
1.首先,deepseek目前很多时候就是个转圈圈模拟器,动不动就“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而KIMI和豆包暂时没遇到过。
2.deepseek 没有语音功能。这个作为工作工具的话,算不上什么缺点,但作为生活工具的话,语音功能还真的有用。毕竟有些时候确实不方便用手打字。我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在乘坐颠簸的要死的公交车的时候,对着手机哇啦哇啦说了些什么,过一会豆包就把他问的答案发过来了。这种时候你恐怕是打不了字的,起码我不行。
3.deepseek目前能处理的文本很短。在深度思考模式下,deepseek一次性能处理70000个汉字上下。我一个230K+的小说文本丢过去,它就提醒我一次读不完了。豆包和KIMI能处理的文本要长很多。极限是多少没试过,反正几个M是没问题的。
4,deepseek的用户界面不友好,它功能是很强大没错,但你要亲历亲为的告诉它,你要干什么,有什么需求,达到什么效果。必须完全用语言表达。而KIMI和豆包都有比较傻瓜式的方式,它预设了很多模板。虽然功能一般,但有时候还挺省事的。
5.豆包有生成图片,音乐,照片等功能,而deepseek是没有的。。。
6.我个人用的最多的是辅助写作。我最近在写小说自娱自乐,KIMI和豆包,这方面的问题在于,它们都莫名奇妙的超级喜欢“一丝”这个修辞方式,比如什么“嘴角一丝微笑”啦,“眼里一丝明悟”啦,“眼角一丝愤怒”啦,也不是说我对这种写法有什么偏见,但你要是短短的一千来字的文本,这个“一丝”出现十来次,那我真是受不了。
而deepseek则是另一个问题,它特别喜欢破坏你的设定,我已经拼命的强调“不要擅自添加设定,不要偏离人设”,但它真的是屡教不改。而且它也对某些东西有特殊偏好,如果是剧情背景是古代的,它非常喜欢用“青铜”“鎏金”之类的东西,而如果是科技类的,它又莫名其妙的特别喜欢“义肢”“义眼”,恨不得把我的所有主人公都变成残疾人。
哎,心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