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
收藏者
0
被浏览
88

5 个回答

毛肚专业户 LV

发表于 3 天前

元旦前把最后两天年假给休了,连着周末我一起休息了五天。趁着这个机会,我利用两天时间整理了下这一年来的AI使用记录,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今年下半年以来,我的提示词写作效率比上半年提升了3倍还不止。 
5月份的时候,我写的提示词最少都经历了7,8个版本,有少部分提示词都迭代了10次以上。进入下半年以来,提示词版本迭代次数逐渐减少,现在基本上稳定在3次左右,工作中一些简单操作,基本上一次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这种变化源于提示词框架。就像搭积木一样,只要按照特定的顺序组合几个核心要素,就能确保AI准确理解你的需求。这个框架适用于各种场景,从写作到绘画,从数据分析到创意发想,都能显著提升AI的输出质量。  
这个框架其实并不复杂,但却解决了大多数人在使用AI时的核心痛点:不知道该告诉AI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不知道如何让AI真正理解自己的需求。 
看看你写的提示词,是一句话的发问,还是 写的又臭又长? 
一个普通的产品文案任务,经常要反复修改5-7次提示词,每次都是长篇大论地告诉AI我要什么。但结果呢?AI不是生成太过笼统的内容,就是完全理解偏差,距离我要的效果总是差那么一截。  

我统计了一下数据: 
平均每个任务要修改提示词:6.8次
每次修改花费时间:5-8分钟
任务完成的满意度:60%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原本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花了40多分钟。
更要命的是,即使花了这么多时间,最终的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直到我开始研究那些效果特别好的提示词,我发现它们都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模式。就像写作文有开头、主体、结尾的固定结构,高质量的提示词也该有它的基本框架。 接下来,就让我详细介绍这个能大幅提升AI理解效率的STAR框架。 
什么是STAR框架?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帮助你快速组织提示词的结构,包含四个核心要素:  
Scenario[场景]:告诉AI你的使用场景和目标 

  • 例如:"我需要写一篇电商平台的产品描述..."
  • 作用:帮助AI理解上下文和输出方向 
Task[任务]:明确你的具体要求和限制 

  • 例如:"针对25-35岁的女性用户,突出产品的三个核心卖点..."
  • 作用:设定清晰的任务边界和要求 
Action[行动]:指定AI需要执行的动作 

  • 例如:"请生成300字的产品描述,包含开场引导和购买号召..."
  • 作用:明确指导AI的具体行动 
Result[结果]:说明期望的输出形式和标准 

  • 例如:"使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分点输出,每点不超过50字..."
  • 作用:确保输出符合你的预期格式 
掌握这个框架的诀窍在于:你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每个要素都要点到位。就像搭积木,按照这个顺序,缺一个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STAR框架的实际运用,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例子。 
没有使用STAR框架的提示词: 
"帮我写一个羽绒服的推广文案。"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1.jpg

怎么样,乍一看,好像还可以是吧,这就是目前的AI水平,忽悠下外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真正的产品推广文案可不是这样的。没有定位,没有场景,只是把AI所知道的羽绒服特点,全都给罗列出来,没有结合这款产品自身的特点,如果用这样的推广文案,大概率销量惨不忍睹。
使用STAR框架的提示词: 
"请基于以下的STAR框架,帮我编写一份羽绒服推广文案。" 
[Scenario场景] 
这是一款由意大利名师设计,专为滑雪运动爱好者设计的羽绒服,为直面高山野雪的严峻考验而生。产品将在小红书、抖音和微信朋友圈同步推广。 
[Task任务] 
需要突出四个核心卖点: 
1、欧洲进口鹅绒,800+蓬松度、90%含绒量,800+清洁度
2、FLTER-TEC 防护科技,持久防水、防风、透湿、耐用
3、动态透气系统,无惧汗湿运动保暖。热气疏导,灵活调温,速排汗湿
4、技术运动剪裁,大动作灵活无束缚、有效提升运动表现
[Action行动] 
请生成一段300字左右的产品文案,包含: 
1、吸引注意的开场
2、四个卖点的展开
3、购买引导语
[Result结果] 
要求: 
1、使用轻松愉快的语气
2、增加一些流行语或emoji
3、适合社媒传播的短句式表达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2.jpg

感觉怎么样,基于STAR提示词框架,AI更容易理解我们的真实需求。并且完全按照你的设定给出的答案,当然,这份推广文案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这个框架基础上优化提示词,一切都向着你的预期目标在靠拢
总结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基于STAR框架是能乐能显著提升AI输出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 
1、场景描述要具体 
2、任务要求要明确 
3、行动指示要清晰 
4、结果预期要详细 
掌握这个框架后,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430941031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3.jpg

史迪仔Ly LV

发表于 3 天前

你可以理解为像跟人对话,当你跟朋友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聊的就怎么聊。唯一不同的是聊天对象改变了,这个聊天对象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尽可能的获取你想要的信息,说白了就是把话题聚焦。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获得了跟巴菲特吃饭聊天的机会,你要先想想你要从巴菲特那里得到什么经验或者信息?确定好你的目标后,你就要围绕着这个目标一层一层的往下问。
以下是我入门AI学习提示词的时候总结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1.jpg

一、把话说清楚,别让AI猜你想要什么

比如:"你帮我写个文章"。类似这种提问就太笼统,目标模糊不清,这就像在餐厅对服务员说"给我来个好吃的"。
更好的方式是这样的:
"请帮我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主题是'科技创新对未来教育的影响',目标读者是高中教师,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给我来一杯珍珠奶茶,三分糖,不加冰,打包带走。"
这样具体的描述能让AI立刻明白你的需求,省去反复沟通的时间。
二、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

想象你正在和一位刚认识的朋友聊天,你会自然而然地补充必要的背景信息。与AI交流也是一样:
错误表达: "这个代码有bug,怎么修?"
正确表达: "我正在开发一个Python3.8版本的网站后端,使用Django框架。在实现用户登录功能时遇到了TypeError错误,以下是报错信息和相关代码片段..."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2.jpg

三、把复杂的问题拆解,逐个解决

面对复杂问题,不妨将其拆解成多个小问题。就像解数学题一样,一步步来更容易得到满意的答案。
比如要开发一个完整的网站,你可以这样问:

  • 网站的技术架构应该如何设计?
  • 数据库该如何规划?
  • 用户界面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四、巧用角色设定,让它变得更专业

让AI扮演特定角色能获得更专业的答案。比如: "请以一位有20年经验的产品经理的视角,分析这个功能设计的优劣势。"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3.jpg

五、案例分享:如何优化一个常见问题

错误的提问: "如何写文章?"
优化后的提问: "我想写一篇面向初创公司创始人的文章,主题是'如何打造高效团队'。请结合硅谷成功创业案例,重点讨论团队文化建设、人才招聘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文章风格要求通俗易懂,篇幅在2000字左右。"
记住,与AI对话就像在教一个聪明但经验尚浅的助手。给它清晰的指令、充分的信息,它就能成为你最得力的帮手。

Autism LV

发表于 3 天前

3步提问法+5大技巧,让你轻松“驯服”AI  
(全网最接地气的AI沟通指南)  
总有人抱怨AI答非所问,其实90%的问题出在提问方式。本文用真实案例教你像专业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一样高效沟通,看完立马上手!  


一、新手必踩的3个坑  
❌ 错误示范1:模糊笼统  
"帮我写个方案" → AI可能输出旅游方案/活动方案/减肥方案...  

❌ 错误示范2:信息不全  
"分析这份数据" → 没有说明数据内容、分析维度、呈现形式  

❌ 错误示范3:多重嵌套
"先解释量子力学,再对比中美教育差异,最后用Python写个爬虫" → AI容易漏掉关键环节  


二、专业级提问公式(3X法则)  
黄金模板:  
角色定位 + 任务描述 + 具体要求

案例对比:  
▌ 低效提问:  
"推荐几本书"  

▌ 高效提问:  
"你作为资深出版编辑,请为30岁互联网从业者推荐3本提升逻辑思维的书:  
1. 要求近3年出版的新书  
2. 附带50字推荐理由  
3. 按难度分初级/进阶标注"  


三、5大实战技巧(附话术模板)  

技巧1:场景具象化  
✏️ 话术公式:  
"假设你是______(角色),需要完成______(任务),请按照______(标准)输出,重点突出______(核心要素)"  

  案例:  
普通提问:帮我写邮件催款  
进阶版:  
"你作为外资企业财务主管,需用专业且不失礼貌的方式,催促ABC公司支付逾期45天的38万货款,邮件需包含:  
- 明确的付款截止日  
- 逾期可能产生的后果  
- 保持合作关系的友好措辞"  

技巧2:结构化拆解  
✏️ 操作步骤:  
1. 用编号分步骤提问  
2. 每个步骤限定回答长度  
3. 要求关键点加粗  

  案例:  
普通提问:如何开咖啡店?  
进阶版:  
"请分步骤说明在一线城市开精品咖啡店的要点:  
① 选址评估(3个核心指标)  
② 设备采购(必买5大设备+预算范围)  
③ 人员配置(前3个月最低配置)  
※ 每个步骤用「▶」符号开头,关键数据加粗"  

技巧3:知识反刍法  
✏️ 话术模板:  
"请用初中生能听懂的语言解释______概念,先举1个生活案例,再说明3个核心特征,最后用比喻手法总结"  

  案例:  
普通提问:什么是区块链?  
进阶版:  
"向广场舞大妈解释区块链技术:  
1. 用菜市场记账打比方  
2. 强调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特点  
3. 结尾用'小区公告栏'做类比"  

技巧4:对比分析法  
✏️ 话术公式:  
"请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对比分析A方案和B方案的优劣,用表格呈现并给出推荐建议"  

  案例:  
普通提问:买电车还是油车?  
进阶版:  
"30岁程序员,年行驶2万公里,预算25万:  
对比特斯拉Model3与本田雅阁混动版:  
- 5年使用成本  
- 保养便利性  
- 长途续航能力  
※ 用人民币具体数值说明,标注数据来源年份"  

技巧5:渐进式迭代  
✏️ 四阶优化法:  
1. 首轮获取基础信息  
2. 追加细节要求  
3. 修正偏差内容  
4. 要求精简重组  

  案例:  
第一轮:"简述新媒体运营核心技能"  
第二轮:"增加2024年短视频运营新趋势"  
第三轮:"去掉过时的公众号运营部分"  
第四轮:"用SWOT分析法重新组织内容"  


四、高阶玩家秘籍  
1. 温度值调节:  
   - 加指令"用轻松幽默的语气"让AI讲段子  
   - 加"请用学术论文风格"提升专业性  

2. 记忆唤醒术:  
   "参考我们之前的对话(2024/3/5讨论的营销方案),这次要..."  

3. 格式控制:  
   "用Markdown格式输出,二级标题用##,关键论点用>引用块"  

五、避雷指南  
⚠️ 避免主观引导:  
   "难道你不觉得..." → 易引发AI逻辑混乱  

⚠️ 慎用绝对化表述:  
   "必须100%准确" → 可能触发安全机制导致回复受限  

⚠️ 及时纠错:  
   "第三点数据有误,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报告修正"  

实践建议:收藏本文,下次提问前对照检查:  
✅ 是否明确场景角色?  
✅ 是否分解复杂问题?  
✅ 是否限定输出格式?  
✅ 是否提供必要背景?  

掌握这些技巧,你的AI使用效率将超越90%的用户。记住:AI不是算命先生,而是精准的执行工具,问题越清晰,答案越惊喜!  

(附:测试你的提问水平→ 把"帮我做旅游攻略"改写成专业提问,评论区晒答案)

何笑我 LV

发表于 3 天前

1. 问问题,要有层次感
你晓得吧,炒个川菜讲究火候,调料还得放对地方。同理,问问题也要有层次感。比如你问AI:“怎么写一篇文章?” 哎哟,太宽泛了,这就像直接对厨师喊“我饿了!”咋个整?
试试这样问:“我想写一篇知乎的回答,关于提问技巧,有没有轻松自然点的写作建议?” 这样不仅信息明确,还带上了具体场景。AI这时候才能更精准地“调火候”,给你想要的答案。
2. 提问要有“生活气息”
说实话,有些人提问的时候,好像拿着公务员考试的作文题在审。比如那种“请结合哲学与人工智能发展谈谈……”拜托,AI又不是你大学导师!
你换个方式:“AI是咋个理解人的情绪的呢?感觉像谈恋爱一样复杂。” 这么一问,不仅接地气,还带了点情感在里面,AI也更容易明白你的意图。
3. 有条理,但别太“端着”
我们重庆人摆龙门阵,讲究逻辑但不啰嗦。问AI问题,也可以分点问,不然一大段文字甩过去,AI都要懵圈。举个例子:
❌ “AI你觉得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是好还是坏?你会不会参与其中?”
✅ “未来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有哪些?比如经济、文化这些,能不能举点例子?”
分段提问,AI回复得清楚,你看得也舒服!
4. 小试探大深挖,节奏感拿捏得住
你听过“一口吃不成胖子”,提问也是。刚开始就问AI“你怎么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不懵才怪。先抛一个小问题,比如“AI是怎么处理日常数据的?”等AI回答后,顺着它的思路往深了问,这样才能层层递进,不容易跑题。
5. 多给点背景信息,少点“只言片语”
说到这个,有些人问问题简直像放谜题:“AI,怎么写?”写啥子嘛?写作业、写代码还是写情书?
举个好例子:
“AI,我想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小红书,目标群体是年轻人,能不能给点创意文案的灵感?”
这种问题,信息量足,场景明确,AI才晓得咋个帮你。
6. 别怕试错,互动就像“煲汤”
说实话,我刚开始跟AI玩,也问过好多迷之问题,比如“你幸福吗?”“你喜欢什么颜色?”这些问题AI当然能回答,但要不就是走形式,要不就是一堆废话。后来发现,提问其实有点像煲汤,得试着加点盐、放点料,慢慢调整问题角度,才能熬出“浓汤”。
别把AI当机器,而是当一个朋友,想象你在星巴克问它“最近有啥子写作技巧推荐不?”带点幽默,比如“AI,我今天思路堵起了,感觉自己脑壳像关机了一样,你有啥解锁技巧不?” 轻松自然点,AI的回答说不定也更接地气。
你们平时和AI互动,有没有踩过什么“坑”?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1.jpg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2.jpg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3.jpg

tszqc LV

发表于 3 天前

作为使用GPT一出,用到现在的人而言,大略就总结出来掌握Prompt优化的核心原则有3条:
        1.        明确需求:确保输入内容清晰、具体,避免信息缺失。
        2.        细化指令:通过控制语气、补充背景信息,提升任务精准度。
        3.        反馈调整:利用GPT的自我批评能力和用户交互,进行多轮优化。
本教程不仅解答Prompt优化的“怎么做”,还阐明“为什么有效”。
技巧1:明确需求,确保GPT任务理解
GPT通过解析Prompt的语义确定生成方向,但模糊指令可能导致错误输出。
操作步骤:
        1.        起草初步任务要求。
        2.        使用附加指令“解释需求”验证GPT的理解。
        3.        根据反馈调整任务描述。
示例:
        •        別人的Prompt:“撰写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        我的Prompt:“在开始撰写之前,请解释你对以下任务的理解:撰写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文献综述,包括核心主题、研究方法和关键结论。”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1.jpg

改进效果:GPT反馈了综述框架,明确了研究范围,使用户得以优化任务描述,避免不必要的生成偏差。

技巧2:调整语气,结合学术严谨性与可读性
通过Prompt调整语气,可实现学术严谨性与自然可读性的平衡。
操作步骤:
        1.        在Prompt中指定语气需求(如正式、学术性)。
        2.        明确目标受众和期望风格。
示例:
        •        別人的Prompt:“解释GPT的工作原理。”
        •        我的Prompt:“用正式学术语言解释GPT的工作原理,结合Transformer架构、注意力机制和实际应用示例。”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2.jpg

改进效果:GPT生成内容更符合学术标准,并通过示例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专业性。
技巧3:补充细节,避免信息缺失
背景原理:完整的细节描述可以有效避免任务理解偏差。
操作步骤:
        1.        提出初步任务描述。
        2.        添加“让GPT询问关键信息”的附加指令补充细节。
示例:
        •        別人的Prompt:“设计一个关于社会行为的实验。”
        •        我的Prompt:“在设计实验前,请列出需要明确的细节,例如目标群体、变量、研究假设和数据收集方法。”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3.jpg

改进效果:GPT生成了一系列针对实验设计的关键问题,帮助用户明确研究设计细节。

技巧4:利用自我批评功能改进内容
通过GPT的自我评估功能发现输出的潜在不足并优化。
操作步骤:
        1.        提出初步任务获取内容生成。
        2.        使用指令要求GPT批评自身输出并提供改进建议。
示例:
        •        別人的Prompt:“生成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报告大纲。”
        •        我的Prompt:“生成大纲后,请进行自我批评,指出可能的改进点,例如结构是否完整、数据支持是否充分。”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4.jpg

改进效果:GPT指出缺乏区域背景分析,建议增加政策案例,用户据此完善了大纲。

技巧5:解析生成逻辑并优化Prompt
分析GPT的语义解析逻辑,有助于更精准地调整Prompt设计。
操作步骤:
        1.        获取初稿内容。
        2.        要求GPT解释生成逻辑并提供改进建议。
示例:
        •        別人的Prompt:“描述量子计算的基础知识。”
        •        我的Prompt:“描述量子计算的基础知识,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点,同时提供优化建议。”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5.jpg

改进效果:GPT建议增加对量子计算实际应用的描述,并调整内容顺序以提升逻辑流畅性。

技巧6:识别潜在盲点与风险
通过Prompt提示GPT识别可能存在的盲点与风险,帮助学术用户规避研究问题中的潜在漏洞。
操作步骤:
        1.        提出初步任务。
        2.        要求GPT列出可能的盲点和风险。
示例:
        •        別人的Prompt:“撰写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评论文章。”
        •        我的Prompt:“在撰写前,请列出20个可能的伦理盲点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风险。”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6.jpg

改进效果:GPT识别了数据安全等重要问题,并建议在文章中详细探讨。
很多人总觉得AI提效不明显!
问题就是:AI工具算力不行,还有Prompt写得不规范!
给AI初学者推荐一门教程,是知学堂
针对AI生产力提效开设的。
不但教你AI对话技巧,还会视频实操+案例,一步步教你去做。
比如,AI做汇报,AI做数据分析,AI做市场调研,AI发邮件,AI做会议纪要等等。
入口就在这里,建议不会用AI的小伙伴去听听↓↓↓
点击上面的卡片,添加工作人员,还能拿到AI工具和Prompt设计资源↓↓↓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7.jpg

技巧7:补充案例与类比,强化内容理解
案例和类比有助于将复杂理论转化为易理解的内容形式,增强目标受众对生成内容的接受度。
操作步骤:
        1.        提出任务并生成内容。
        2.        要求GPT标记需要补充案例或类比的部分。
示例:
        •        別人的Prompt:“解释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我的Prompt:“解释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并标记可以通过案例或类比增强理解的部分。”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8.jpg

改进效果:GPT提出了“大脑神经元交互”的类比,并补充了一个图像识别案例以直观展示神经网络的功能。

掌握哪些提问技巧可以提高与AI的互动效率?-9.jpg

有兴趣可以看看其它AI知识:<a href="http://www.zhihu.com/collection/949587152" class="internal" target="_blank">AI大千宇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